近日,环境设计专业 2025级重要的学科基础课程《二维设计基础》圆满完成全部教学任务,顺利结课。作为25级学生接触专业领域的“敲门砖”课程,本次教学由孙婧、崔艺桐两位老师带领,以“理论筑基、实践赋能、视野拓展”为核心,通过5周的系统教学,帮助同学们快速迈入专业设计门槛,筑牢审美与实践能力根基。
《二维设计基础》聚焦平面构成要素的把控、组织能力训练及色彩理论的认知与运用,是环境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基石。为打破传统理论教学的局限,让学生更早对接专业实际需求,课程在保留核心理论讲解与课堂练习的基础上,创新性地引入专业实践项目——《北京“清河之洲”公园标识牌设计》作为课程大作业,推动理论知识与真实设计场景深度融合。
为助力学生精准把握设计需求、拓宽创作思路,10月16日,孙婧、崔艺桐两位老师带领两个班级的学生,奔赴浙江省博物馆(之江馆区)与浙江省非遗馆开展实地调研。考察过程中,同学们带着专业疑问与学习热情,认真观摩不同主题展览馆的空间布局、展览展示形式及导览标识设计,细致记录设计细节与色彩运用技巧,在直观感受中深化对专业设计的认知,纷纷表示此次校外调研收获颇丰,为后续大作业创作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素材。




10月30日上午,课程结课汇报如期举行。同学们以3-4人为一组,围绕前期调研成果与《北京“清河之洲”公园标识牌设计》终期作业进行集中展示。各小组精心筹备,通过图文并茂的PPT演示、激情饱满的现场演讲,全面呈现设计理念、创作过程及最终成果,展现出扎实的理论基础与创新的设计思维,得到了两位指导老师的充分肯定与针对性点评。


当天下午,课程特别邀请独立插画师韦雅娜(笔名鱼小早)带来主题讲座《从文创图案设计看非遗:如何让传统文化“活”在当下?》。韦雅娜深耕非遗文创领域多年,其创作的苏州、杭州、常州等地非遗主题插画及文创作品广受市场青睐,已成功与中国邮政、uni三菱铅笔、无锡万象汇、杭州乐堤港等知名品牌达成合作。讲座中,她结合自身创作经历与商业转化案例,生动分享了非遗文化的选题技巧、插画创作中的融合方法及文创产品的落地路径;同时紧扣课程 “色彩构成” 核心内容,通过自身代表作品解析主题色选取逻辑与配色实用技巧,干货满满。互动环节中,韦雅娜耐心解答同学们的疑问,现场交流氛围热烈,有效拓展了学生的行业视野与创作思路。



作为环境系教学大纲调整后的首次试点课程,本次《二维设计基础》课程实现了多重突破:既保留平面、色彩等核心理论根基,又将真实设计项目、行业案例引入课堂;既立足校园教学,又组织校外实地调研;既依托校内师资指导,又邀请行业大咖交流赋能。通过“理论+实践+行业”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,不仅为2025级环境设计专业学生精准锚定专业方向、明确学习目标,更以多元化的教学形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创作潜能,为后续专业课程学习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文 字:孙 婧
图 片:吴楚妍、孙 婧
审 核:史雯雯、高 扬